城市面貌 柏林
「這是柏林」

柏林繽紛多彩、喧鬧、我行我素,還有一丁點兒不拘小節,這個刻版印象說對了嗎?
柏林繽紛多彩、喧鬧、我行我素,還有一丁點兒不拘小節,這個刻版印象說對了嗎?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Sabine Lubenow/DUMONT Bildarchiv

柏林繽紛多彩、喧鬧、我行我素,還有一丁點兒不拘小節,這個刻版印象說對了嗎?我們的作者瑞雷・顏熙走了一趟德國首都,穿過大街小巷,發掘出別的地方一整年都看不到的東西。

作者: 芮雷・顏熙

向上發展

這座電視塔是德國最高的建築物之一,形塑出首都的形象。
這座電視塔是德國最高的建築物之一,形塑出首都的形象。 | 照片(細節):© Adobe
它的旁邊沒有小路可通過 – 確切說來沒有景色可言: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上的電視塔為柏林畫出的天際線,賽過其他任何紀念碑。這座塔是德國最高的建築物,多虧中心的那個球體,它因此也成為最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電視塔於一九六九年開放,適逢東德二十周年國慶,目的在於展示領導力。今天,你可以在塔球內的全景甲板上眺望這座城市。球體內有一間旋轉餐廳,再登上一樓,有四十張牢牢固定的桌子,客人在此享用餐點和飲料的同時,新的景象不斷地從眼前轉過。電視塔當然在柏林的民俗創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兒童撥浪鼓以及糕點模子都仿製它的造型。順便提一下:相對於這許多不同的神話,柏林人卻沒有為這座塔樓取個綽號。東德政府曾經提倡的「遠方蘆筍」,始終沒有真正為人民所接納。

恐將不保的自由空間

柏林仍然有被占用的房屋,許多藝術工作者投入保留這些左派次文化現象的運動。
柏林仍然有被占用的房屋,許多藝術工作者投入保留這些左派次文化現象的運動。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Paul Zinken/dpa
一九八零、一九九零年代間,柏林是占屋運動的堡壘,那時候的幾個房屋專案直至今日仍然存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腓德烈斯海因(Friedrichshain)區瑞歌爾街(Rigaer Straße)四十九號的那棟房子。位於一樓的卡德鐵匠酒館(Kadterschmiede)從當年占用起就不曾有過任何租約,多次遷出訴訟卻都以失敗收場。緊鄰的「無政府--酷兒--女性主義」房屋專案“Liebig34“,則是柏林另外一個自治景象的象徵。但許多這類的專案即將走入歷史,“ Liebig34“目前正面臨一場遷出訴訟。許多知名人士投入這個倡議,「一間房也不能少」,主張保留另類房屋及文化專案,他們一致認為,這些專案對這座城市的政治、社會以及文化都極為重要 – 包括多位文化工作者,其中有諾貝爾獎得主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 2004年文學獎),歌手妮娜・哈根(Nina Hagen)以及犯罪分子樂團(Element of Crime)。當別的占屋者為生存抗爭之際,今日柏林人也透過別的途徑把公共空間拿回來。以木頭市集(Holzmarkt)為例,一座位於腓德烈斯海因區、施普雷河邊(Spree)的創意村莊,就是另類城市規劃的示範專案。數不清的市郊園藝活動把這座城市妝點得繁花似錦,人人可以在莫里斯廣場(Moritzplatz)邊上的公主花園裡(Prinzessinnengärten)栽種並收成自己的蔬菜。每星期都有幾百個人來到圍牆公園(Mauerpark)唱卡拉OK。

分裂城市的痕跡

柏林仍舊處處可見曾經分裂的共和國的痕跡 – 保留的部分柏林圍牆今日為觀光客必遊勝地。
柏林仍舊處處可見曾經分裂的共和國的痕跡 – 保留的部分柏林圍牆今日為觀光客必遊勝地。 | 照片(細節):© Adobe
說到圍牆:和以前一樣,城內處處可見其痕跡。全長超過一點四公里的柏林圍牆紀念碑(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在舊時的邊界線上延伸出去,是紀念圍牆犧牲者的中心地點。以前坐落於霍恩申豪森(Hohenschönhausen)的史塔西(國家安全部)監牢,現在也是一座紀念館。每天都開放民眾進場的,是極受歡迎的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這面被藝術家的彩筆繪過的圍牆剩餘,來柏林的觀光客幾乎都以它作為自拍的背景。城市改建之前,這個地標前途未卜,況且也沒有引起企業的興趣:部分圍牆紀念碑被移走,直接用作施普雷河邊大飯店客房以及高價公寓的建材。眼尖的散步人士,在紀念碑的側面也會與柏林的過去 -- 分裂的城市 -- 不期而遇:所謂的圍牆帶貫穿整座城市,並且舖上石塊注記以前的走向。想探索往昔西柏林全貌的人,沿著圍牆路(Mauerweg),一條約一百六十公里長的單車暨徒步路徑,這個走向可溯及以前東德邊境部隊的崗哨路線。

柏林公共運輸公司:帶有狂熱因子的公共交通

精彩的標語永遠贏來掌聲:柏林公共運輸公司的廣告詞現在受人頂禮膜拜。
精彩的標語永遠贏來掌聲:柏林公共運輸公司的廣告詞現在受人頂禮膜拜。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Wolfram Steinberg/dpa
一家老舊不堪的運輸公司如何讓人人膜拜?沒錯,要靠正確的行銷手段。柏林公共運輸公司(BVG)就是這樣靠著發起社群媒體運動,「因為我們愛你」,取得了輝煌的成果。藉著大量自我解嘲以及漫不經心的話語,描述一輛接一輛開過去,相同路線的巴士;擠得像沙丁魚、骯髒的地鐵以及遲到,包括運用每位柏林人耳熟能詳的陳詞俗套,柏林公共運輸公司成功的把柏林人因為公共交通而沮喪的心情,稍稍轉化為愛恨交織的情懷。「因為我們愛你」團隊(#weilwirdichlieben-Team)在政治表態方面同樣勇氣十足,總是用幽默包裝 – 譬如關於氣候變遷、同性戀恐懼症、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主義等議題 – 或者關於自由民主黨(FDP)主張的:「我們有這麼多共通點:黃色(該黨代表色)、張牙舞爪,降低稅賦是我們最愛的主張」(文字遊戲:「我們有這麼多共通點:黃色(巴士顏色)、轟隆轟隆,最愛握緊方向盤」) -- 堅守著這句格言,「無論你是雙性戀或者跨性別人士:因為我們愛你,你愛誰都無所謂!」(文字遊戲:「無論你是巴士戀或者路面電車戀:因為我們愛你,你愛誰都無所謂!」)除此之外,插科打諢的行銷方法多的是:二零一八年這間運輸公司出售一款運動鞋,權充搭乘地鐵、巴士以及路面電車的年票。開賣前有不少柏林人在販售限量版球鞋的商店前搭起帳篷過夜(冬天耶!)。最新的奇招為:柏林公共運輸公司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畢竟,除了粗魯的駕駛員以及老舊的技術之外,如果自動售票機又把投進去的硬幣吐出來時,還有甚麼比用手又搓又揉硬幣更有柏林味兒呢?

新科爾恩區屋頂上的綠洲

有風景可看的酒吧:「肉垂鶴」酒吧的露天座位可盡覽漂亮的城市景致。
有風景可看的酒吧:「肉垂鶴」酒吧的露天座位可盡覽漂亮的城市景致。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Sabine Lubenow/DUMONT Bildarchiv
一間傳統的購物中心有一個屋頂綠洲:屋頂花園以及「肉垂鶴」酒吧(Klunkerkranich)的表演場所懸掛在新科爾恩—阿卡登(Neukölln Arcaden)購物中心的上方。這間屋頂酒吧布置了舒適的木頭家具,三角布旗隨風飄揚,觸目盡是種在花盆、架高的花圃以及被淘汰的浴缸裡的綠色植物。由於《孤獨星球》介紹了「肉垂鶴酒吧」,新科爾恩區以外的人也知道它,這裡因而經常高朋滿座,仲夏時節光顧這家酒吧,從以前到現在都值回票價。尤其是夕陽西下之際:一陣清涼的微風拂面,爬上屋頂便可俯瞰柏林遼闊的美景。

地底下的柏林

地堡是甚麼樣子?柏林的地底下也有可觀之處,譬如這個從前的臨時軍醫院。
地堡是甚麼樣子?柏林的地底下也有可觀之處,譬如這個從前的臨時軍醫院。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Bernd Settnilk/ZB
柏林的地下室派對聲名狼藉 – 其中有不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防空壕洞裡舉行的。白天也可以進入許多這樣的舊地堡,讓人一窺這座城市的歷史。柏林推出的地下世界導覽,帶人參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數不清的地堡,走遍躲避原子彈威脅的防空洞,這些位在西柏林的防空洞是冷戰時期將舊地堡改建而成的。安哈特火車站(Anhalter Bahnhof)附近有一座很特殊的防空洞:「修建地堡的人,也是投擲炸彈的人」,這句話就掛在「柏林歷史地堡」(Berlin Story Bunker,博物館)的入口處。館內 – 在地底下 – 陳列了兩位作家威朗・吉勃(Wieland Giebel)、艾諾・藍策(Enno Lenze)有關「希特勒 –怎麼能讓這種事情發生?」題旨的豐富收藏,包括一件幾可亂真的「元首地堡」複製品。一開始大家都預測他倆的行動毫無勝算,將以失敗告終。但現在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地,超過二十萬的人造訪這座地堡,以色列的使節並對這個展覽讚美有加。這座地堡同時也是民主與人權之象徵,尤其是當藍策與其團隊,適時地於「柏林驕傲遊行」上(Berliner Pride Week, 每年七月下旬慶祝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及其盟友的活動),升起也許是德國最大的一面彩虹旗的剎那。在另外一座地堡,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地面防空掩體,有藝術可資觀賞,而非歷史:私人買下的這棟混凝土打造的巨大建物內,展示鮑羅斯(Christian Boros, 德國廣告代理商創始人兼藝術品收藏家)收藏的獨特的當代藝術品。

十字山區夜未央……

寇特布斯與西里西亞大門之間,是全城最理想的歡慶地點。
寇特布斯與西里西亞大門之間,是全城最理想的歡慶地點。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Stefan Jaitner/dpa
......布拉特殊斯兄弟(Gebrüder Blattschuss)一九七零年代就在唱歌了,這點倒是絲毫未變:寇特布斯(Kottbusser Tor)、西里西亞大門(Schlesischer Tor)兩個地鐵站之間,總是有人興高采烈的慶祝甚麼。譬如婁米倫小島(Lohmühleninsel)上:現在可以在「碧姬&啤酒」啤酒花園裡的旋轉木馬和碰碰車的空隙間跳舞,IPSE、鳥喙堡(Burg Schnabe)兩家夜店,施普雷河邊的木屋裡或戶外,都有人在找樂子。你可以在受歡迎的幻影夜店(Club der Visionäre)的木頭浮橋上,把腳伸進蘭維爾運河(Landwehrkanal)輕輕踢水。可惜二零一九年夏天時,幻影夜店有一部分遭祝融燒掉了,幸運的是損失獲得了賠償。緊挨在一旁的,是十字山區的活動廳、派對船霍珀托斯(Hoppetosse)。別的城區也提供不少夜生活的選擇:柏林舉行狂喜派對的特殊場地,位於腓德烈斯海因區的「伯格罕」(Berghain)夜店,同一區的「帝國鐵路修理廠」周遭,開不少家夜店。新科爾恩區的情況則相反,電子音樂夜店「麥粒磨坊」(Griessmühle)不得不離開它的老家,因為屋主希望拆掉這棟房子。「麥粒磨坊」現在在這個市區中心以及利希滕貝格區(Lichtenberg)有一個臨時避難處。柏林總是有享樂主義的容身之處,至少還有一些:愈來愈多家夜店因為房子出售、蓋房子或者不再延長租約而被迫退出市場。這些夜店可說被自己的大肆宣傳給害了:電子舞曲使得這座城市更有魅力 – 對年輕人與嬉皮而言,同樣也把投資人吸引了過來。現在不單有市民努力拯救夜店,政界也呼籲保護這種特殊的柏林文化產業。

柏林西區綠意盎然文化蓬勃

藍天下閃閃發光的孔雀 – 就在市中心:萬湖上的孔雀島。
藍天下閃閃發光的孔雀 – 就在市中心:萬湖上的孔雀島。 | 照片(細節):© Adobe
柏林是一座水泥沙漠?這個刻板印象大錯特錯,即使從亞歷山大或者波茲坦廣場看過去,似乎很接近這個推論。事實上,首都內種了整整一百萬棵市樹,一共有兩千五百座公園;其中規模最大也最具知名度的,就是動物園。位於西邊的這個城區散步起來再愜意也不過,譬如葛魯倫森林(Grunewald),不僅是德國最大的城市森林,也是許多受保護以及瀕危的動物與植物的棲息地。從魔鬼山(Teufelsberg)往下看,這片優美的自然保護區盡收眼底。這座城市第二高的高地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剩餘的瓦礫堆積而成。繼續往南走,哈菲爾河(Havel)環抱的孔雀島(Pfaueninsel)有如童話世界,形塑出萬湖(Wannsee)的風姿。來這裡的遊客可以把休閒及運動與文化和教育連結起來,一併享受。「萬湖會議」(Wannseekonferenz)就在湖邊,納粹在這棟恬靜的別墅裡策畫大屠殺,今天這棟房子變成了博物館與紀念館。文學座談組織(Literarisches Colloquium)坐落於湖的對岸,五十多年以來扮演著孵育文學的溫床。更像一座城堡的威廉風格的別墅內,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的下榻處;到了夏天,這裡會舉行露天朗讀活動。

滕珀霍爾夫公園翱翔天際

滕珀霍爾夫區的舊機場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內開放空間之一。
滕珀霍爾夫區的舊機場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內開放空間之一。 | 照片(細節):© Adobe
放眼望去,不見一間屋子,幾乎沒有樹木:舊機場區這裡的天空無邊無際翱翔自在,以前可不是這樣的:納粹時期有很多人被迫在這裡勞動,哥倫比亞集中營(Columbia)也在機場這一區。二零零八年秋天,最後一架飛機從這裡起飛之後,滕珀霍爾夫公園廣場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內開放空間之一。一個狗兒自在奔跑的地方,一個七拼八湊的「小花園殖民地」,鮮豔的花朵從橡膠靴裡爭相冒出來,一間啤酒花園以及幾座景觀塔 – 這就是全部了。此外,單車騎士、風箏衝浪手以及散步的人,在這個以前飛機起飛、降落的跑道上繞圈圈。這是一個大都會中心安靜的所在,然而這種田園風光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了:由於房屋短缺,要求在滕珀霍爾夫公園廣場邊上蓋房子的人愈來愈多了。二零一四年為相似的計畫舉行的公投雖然失敗了,但從那以後遷居益增,租金又節節上漲,有可能推翻輿論。舊機場區有些事情正在進行:未來十年中,這裡應該要發展為一個以藝術、文化以及創意經濟為主的城區。遊客中心最近才啟用,已經規劃好要在舊塔樓上,一點二公里長的屋頂上,建一個平台和一間歷史迴廊。穿越這座歐洲最大的建築紀念碑的行程已經開辦了,奧維勒咖啡廳(Café Orville’s)搬進了前美國空軍軍官俱樂部,經營者很重視使用在地食材以及可持續發展性。

從弱者到流星

諾伊市場大廳內的街頭小吃:到了這裡若沒吃飽,只能怪自己了。
諾伊市場大廳內的街頭小吃:到了這裡若沒吃飽,只能怪自己了。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4/Paul Zinken/dpa
柏林每一個角落都有人賣咖哩香腸和旋轉烤肉(售價早就不只一歐元了),還有許多廣受歡迎的小吃,譬如梅琳路堤(Mehringdamm)上「穆斯塔法」(Mustafa)有名的素烤肉串,或者寇特布斯路堤(Kottbusser Damm)上的「來來來肉丸」(Gel Gör Köfteci)。但這座城市早就發展為國際美食界的熱點了,至少是德國獨一無二的現象:米其林星級廚師,例如提姆・勞爾(Tim Raue)、馬寇・米勒(Marco Müller)、亨德利克・奧托(Hendrik Otto)、松雅・芙里薩姆(Sonja Frühsammer)讓首都的人著迷不已。烹飪實驗,例如喬治亞的宴會餐點,或者祕魯的生魚,柏林人歡天喜地的接納了。城內的幾個市場大廳 – 諾伊(Neun)、馬漢內克(Marheineke)、阿米尼烏斯(Arminius)市場大廳 – 不只販賣水果、蔬菜、麵包等物,也在街頭小吃區嘗試推出許多新奇有趣的玩意兒。除此之外,這裡也是當前中產階級化引發衝突的現場:自從奧樂奇超市(Aldi)的經營者打算關了大廳裡的分店,消息一經披露,十字山區市場大廳前經常舉行抗議活動。居民們擔心,不久後諾伊市場大廳裡將看不見日常用品,變成只供應高檔食物了。

加碼演出

哇,這是柏林耶:馬察恩區的花園世界可以好好評鑑一下典型的中國涼亭。
哇,這是柏林耶:馬察恩區的花園世界可以好好評鑑一下典型的中國涼亭。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Rainer F. Steussloff/imageBROKER
要把柏林和充滿驚喜的景致濃縮成十個重點項目來描述,幾乎是不可能的,許多事情尚未為人所熟知:譬如這座城市生氣蓬勃的音樂及藝術界,因為許多國際馳名的藝術家而豐富多彩。政府機構區 – 柏林不僅是首善之都 --,它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物,一些文化熱點,如總理府的錐狀形帳篷,另外有許多綠地等著你造訪。達勒姆(Dahlem)區華麗的別墅,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的學生喜歡在這一帶溜達,夏天時也許繞到克魯默蘭克湖(Krummen Lanke)一下,這是一座美麗非凡的長形森林湖。富傳奇色彩的選帝侯大街(Krummen Lanke),往西走是柏林日趨奢華的購物大街,有西方百貨(簡稱KaDeWe)、威廉皇帝紀念教堂(Gedächtniskirche)分別立於它的兩側。普倫茨勞貝格區(Prenzlauer Berg)的文化釀酒廠,廠房內以及鋪著石塊的寬敞的庭院裡,每天都舉行從電影到音樂會等文化活動。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建築物本身就在嘗試傳達信息,參觀的人因而想像得出大屠殺多麼殘酷又恐怖。馬察恩區(Marzahn)的花園世界,各國的園藝藝術在此任人欣賞讚嘆(要搭纜車喔!)。數不清的酒館,有些店裡的啤酒一杯只要二點五歐元,而且技巧性的處理禁菸令。聖靈降臨節時,十字山區舉辦的文化嘉年華比其他地方都來得精采有趣。接下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