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暗的思考:不像一座山,
更像是一座虚体的山峦,
由风构成,免除了修饰性的逻辑。
这样的山峦柔软,
穿过格律规定的诗句滑行,
它能以包豪斯门面的轻盈
将物转变为光,转变为阴影。
转向内部。内在构成。黑暗容器。
黑漆、板岩、沥青。我,没有形态,
属于无形,我曾经是橡胶,胶木,
最后,如同太阳的触手,向各个方向
肆意伸展——
选自玛丽昂·波诗曼的诗《雨云》
胡蔚 译
//////////
有人认为,某种意义上,就“尺度宏大”而言,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体裁相比稍显逊色。然而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在精选的2018年至2020年出版的30本德语新诗集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图像拼贴诗集《乡愁里有一间蓝色大厅》和诗人、声音实验艺术家组合“Fitzgerald & Rimini”的声音拼贴诗《50赫兹》,代表了德语诗歌中声音、图像和文本融合的趋势;以斯帖·金斯基的《板岩》和玛丽昂·波诗曼的《雨云》是近年颇受瞩目的两本德语自然诗集,为“人类纪”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诗意的反思;95岁高龄的德语具象诗之父欧根·宫沐灵歌近二十年创作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中的世界》以及瑞士诗人弗朗茨·多德尔的《一首写不完的俳句》是近年德语诗歌中融合东西诗艺传统的佳作。此外年轻的女诗人爱娃·罗恩贝格的《灵魂出窍》,探寻物质状态及其潜在的变化的凯斯汀·普莱乌斯的《露点》,博物学家和诗人黑宁·茨布里茨基记录五十二 种鸟类的《鸟谱》,米歇尔·克吕格与视觉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封·彼特合作完成的诗画集《暴雨过后,蚊群来袭》,慕尼黑诗歌珍藏馆2020 年出版的诗集《归根结底我更愿意是一首诗》等,都展现了当代德国诗坛兼容并包、富有活力且颇受欢迎的特质。
值此一年一度世界翻译日之际,我们邀请北京大学胡蔚老师和北京大学德语系“奇译诗坊”,在上述三十本当代德语诗集中选译部分诗歌,并在活动上朗读和介绍他们的翻译成果。届时,胡蔚将连线亚琛工业大学现代德国文学专业教授克里斯蒂安·梅兹,就当代德语诗歌的创作进行对话。特别感谢北京德国图书信息中心(BIZ)提供的诗集。
“奇译诗坊”是北京大学德语系胡蔚老师在学生中组织的诗歌学习和翻译小组。出于对德语语言和诗歌的热爱,他们密切关注着德语诗坛动态,并自发对最近问世的德语诗集进行讨论、翻译和介绍。“奇异诗坊”曾经在胡蔚老师指导下翻译出版过德国当代诗人马蒂亚斯·波利蒂基的新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参加本次活动的“奇异诗坊”成员有:陈靖泽,刘子婧,曾笑薇,杨景丹,汪广俊,张皓莹,叶子,李牧翰,谢翊思和邢旭。
2022年世界翻译日——
朗读与对话
德语新诗 & 翻译
时间:2022年9月30日,19:00 - 20:30
嘉宾:胡蔚,克里斯蒂安·梅兹
语言:中文,德文 (交传)
地点:北京歌德学院德语图书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17层
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请注意:活动当天请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我们将依据当日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查验相关信息,如有核酸证明超时,7天之内有过进返京记录、体温超过37.3℃等情况则禁止入内,活动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
嘉宾
胡蔚,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慕尼黑大学德文系博士。研究兴趣为德语诗歌、德语自然书写、诗歌与图像。撰有德语学术专著一部,译有《德意志文学简史》《不朽哲学家咖啡馆》《被束缚的人》等。曾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一等奖)、《文学之路》青年学者奖等学术奖项。北京大学德语系奇译诗坊指导老师。
克里斯蒂安·梅兹,1975年出生,亚琛工业大学现代德国文学教授。在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德国文学(2008年),2015年以“瘙痒:人类感觉的谱系”为论文获得大学教授资格。他在康奈尔大学、特罗姆瑟大学、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慕尼黑分校、苏黎世大学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他是法兰克福汇报,德意志广播电台和德国电视三台的文学评论家。2020年获阿尔弗雷德·克尔文学批评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文学和媒体理论、当代诗歌、文学传播、爱情研究以及文学、生物学和哲学交锋中的感受和感觉文化。他的出版物包括《诗意的思考:当下诗歌》(2018)《瘙痒:人类感觉的谱系》(2020)《拐点:文件的诗学》(2020)。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