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陆:

直接前往内容(Alt 1) 直接前往总目录(Alt 2)

对聋人友好的美术馆是什么样的?


在进入美术馆的视野之前,胡晓姝就已经是聋人圈子里的明星了。在欧洲求学期间,她常常用博客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分享不同国家的聋人文化,同时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更多聋人去探索生命中的可能性。回国之后,她不仅为多场美术馆的公共活动提供手语翻译,并且在2022年上海多伦美术馆展览“艺术·符号:无界共生”的开幕式上表演了舞蹈般的手语诗。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看到了更多像她一样对艺术充满热情的聋人群体。  胡晓姝和舞者浦文沅共同创作的中国手语表演《心手相连》 | 图片为表演视频的截图

作为国内艺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对聋人群体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UCCA就在其北京的空间里举办了上海国际聋人电影展的特别放映会,并在近几年的活动中,为有需要的观众和讲者提供手语翻译。对于从事无障碍培训多年的胡晓姝来说,美术馆对聋人的友好不仅体现在现场活动的服务当中,还应该渗透到展览的硬件设施里。比如,展厅作品旁边的讲解文字是观众理解作品的重要工具,但聋人所使用的手语与文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用胡晓姝的话说:“手语是一种视觉-空间语言,主要通过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空间位置来传递信息”。因此,聋人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来获取信息,本来就充满了挑战,再加上作品介绍里复杂的艺术概念,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为了消除语言上的障碍,胡晓姝发现,欧洲的许多美术馆都为展览配备了手语导览视频,让观众在有限的手语导览场次之外,随时随地都可以从网页或手机小程序上观赏作品的讲解。于是,当UCCA Edge公共实践部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支持下,邀请胡晓姝来为美术馆的展览“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策划一场公共实践活动时,她招募了12位聋人来加入导览员的行列,共同为展览录制手语讲解视频。在活动中,聋人参与者们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展出作品的背景知识,而且还为手语在公共空间中的推广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胡晓姝在手语视频中招募工作坊的参与者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胡晓姝在手语视频中招募工作坊的参与者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在推动无障碍设施的进程中,不仅需要聋人自己的力量,还少不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组织者们在招募聋人参加本次工作坊的同时,也招募了数量相同的听人(听力健全人的简称),并邀请了一位手语翻译来为听人提供全程讲解。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听人承担了提词和拍摄的工作,借助手机打字和手语翻译与各自的聋人搭档沟通,合作完成拍摄任务。在此之前,许多听人从未接触过聋人,也从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听人“这个身份。
  现场的聋人向听人展示手语词汇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现场的聋人向听人展示手语词汇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可涵是一名研读戏剧史的听人学者。在活动开始之前的签到时间里,她发现,陆续抵达报告厅的聋人大多相互认识,一见面便热情地跟对方打招呼,并用手语攀谈。看起来,共同的手语文化让聋人社群内部的联系非常紧密。而房间的另一边,听人虽然在数量上与聋人相当,但每个人的背景各异,彼此陌生,与聋人其乐融融的氛围相比,显得形单影只。此时,张可涵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角色的互换:“社会上的‘大众’,在这里似乎变成了‘小众’”,因为不会手语而无法融入的她,在此刻更能体会到聋人在听人世界里的感受。

为了减少群体间的隔阂,胡晓姝在安排视频录制的任务之前,先向听人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手语词汇,并邀请在座的聋人轮流演示。在这个环节里,她打破了报告厅常用的观众席布置方式,将统一面向讲台的座椅排列成了一个向心聚拢的圆圈,不仅在观念上给予每位参与者平等的参与度,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听人在学习手语时看清演示者的表情和动作。
  圆形的座椅排列方式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圆形的座椅排列方式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随后,参与者们进入“疯狂猜词”游戏,用刚学到的手语词汇和其他肢体语言演绎屏幕上的文字,在加深词汇记忆的同时,也让现场气氛变得轻松而有趣。这样的活动形式延续了胡晓姝过去十几年以来在国内外的学校、企业、商场等公共空间里举办“聋听互动工作坊”所积累的经验,让手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公益宣传,而是充满乐趣的团队互动,成为建立友谊和共情的契机。
  “疯狂猜词”环节给活动现场带来了许多欢乐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疯狂猜词”环节给活动现场带来了许多欢乐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这种社群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工作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也让活动的组织者们更加顺畅地合作。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UCCA Edge公共实践部的钱梦妮、吴伊瑶和实习生王元蓉都是第一次与聋人一起工作。她们发现,胡晓姝每次在现场通过手语翻译与她们沟通活动流程中的细节时,都会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们的眼睛,让她们即使在听到翻译内容之前,也能感受到对方认真、专注的处事态度,以及一种亲切而开放的性格气质。公共实践部的成员们也对胡晓姝报以同样的真诚,在整个筹备过程中积极地与美术馆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帮助她的想法在场馆中落地。在工作之余,她们还自学了一些问候用的手语,在活动开始前的入场环节就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

在工作坊的手语教学中,令她们记忆犹新的一个词是“毕加索”,这个常常在画作中用几何图形将人脸进行重组的艺术家,在手语里是“两手向外扒开面具般的一个手势”,巧妙地捕捉到了毕加索标志性的绘画风格。此时,“毕加索”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外来词,而是一个具体的图像,生动而轻盈地浮现在讲者和观者的面前。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手语,但类似“毕加索”这样的专有词汇是全球通用的,就像他充满普世性的画作一样,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共鸣。
  工作坊中的手语互动环节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工作坊中的手语互动环节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然而,并不是所有展览中的词汇都像“毕加索”一样拥有国际统一的表达方式。当一个词语没有固定的手语打法时,导览员就需要自己去创造。当聋人艺术家周佳艺为“现代主义漫步”展览提供专场手语导览时,她不仅介绍了作品的基本信息,而且还引入了“散点透视”、“构成主义”等概念,帮助聋人观众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赏析方式和时代价值。由于这些词语的专业性很强,在中国手语中找不到通用的先例,周佳艺就为它们赋予了临时的手语打法,以便在当天导览中再次出现时使用。这种创造不仅考验手语导览员对学科术语的熟练掌握,而且还需要在长时间的手语翻译中积累通俗又不失准确的表达经验。为了帮助更多聋人学习这项技能,周佳艺在2021年发起了“艺术种子+”项目,通过一场为期两天的工作坊,带领二十多位聋人走进了艺术手语导览的大门。
  周佳艺为前来观展的聋人观众提供手语导览 | 图片由周佳艺提供 周佳艺为前来观展的聋人观众提供手语导览 | 图片由周佳艺提供

手语导览员的培训已经初见成效,美术馆也在为迎接更多聋人观众做准备。本次工作坊的手语导览视频不仅发布在美术馆的社交平台上,视频导览页面也已于UCCA小程序上线,可以随时通过二维码进入并观看。

除了这些举措之外,有工作坊的参与者表示,希望美术馆能够把手语导览视频的二维码加入到展厅作品旁的标签里,与语音导览的二维码并置,更便捷地服务于有不同需要的人群。还有人提出,希望美术馆能够增设固定的手语导览员职位,在为观众提供规律性的手语服务的同时,也为聋人提供工作机会。这些期待的背后,似乎蕴藏着聋人群体对美术馆的特殊感情。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在全国招收聋人的院校中,95%的专业与设计相关。参与本次工作坊的聋人里也有许多位设计师。其中,黄伶就是美术馆的常客。用她的话说, “看展览是一生的必修课”,因为美术馆的作品可以为她的工作提供灵感,提升个人的审美水平。在工作之余,纵观人们生活中的各类文化交流平台,以视觉为主导的美术馆与依赖听觉的音乐厅和剧场相比,是目前社会上为数不多的能为聋人提供艺术体验的机构。正如工作坊中的另一位设计师秦智妍所说,“艺术展能给予我视觉的慰籍,也能养精蓄锐”,与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在练习手语导览的黄伶(右一)和秦智妍(左一)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正在练习手语导览的黄伶(右一)和秦智妍(左一)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因此,美术馆的无障碍设施不仅可以让那些已经爱上艺术的聋人感受到更深入的连接,而且能吸引社会上更多的聋人来进入美术馆的大门,平等地探索艺术的魅力。虽然现实中依然充满了障碍,但艺术也许能够成为那条连接人与人的纽带,随着美术馆工作者的每一次积极的关照,串联起更多独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