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 我们互诉黑暗之语:英格博格·巴赫曼与保罗·策兰的相恋往事

周五,2023年12月01日

19:00 - 20:30

歌德学院(北京)798艺术区

读书沙龙

这两位诗人的爱情故事是1945年后德语文学史上最富戏剧性的重大事件之一。
——《法兰克福汇报》

伯蒂格对长期以来不为人知的策兰–巴赫曼关系做出了迄今为止最深刻的阐释。
——《每日镜报》

伯蒂格对英格博格·巴赫曼和保罗·策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贴合文本的研究,他对事实的尊重令人宽慰。……伯蒂格引用的所有这些诗句,它们寓意深远,超越了诗人的生平,同时又深刻地回到了其经验中。
——《南德意志报》

伯蒂格讲述了两人的生平故事,并在最后说到了他们的病史,为此他怀着极大的尊重引用了二人的作品,让人想立即读下去。
——《柏林日报》



2023年,《我们互诉黑暗之语:英格博格·巴赫曼与保罗·策兰的相恋往事》一书在歌德学院翻译资助计划资助下由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次“读书沙龙”活动中,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共同邀请本书译者李双志,学者和诗人丁君君,胡桑,周瓒于2023年12月1日畅谈本书,并与观众交流。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的嘉宾将连线互动。本次活动将在视频号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直播。

《我们互诉黑暗之语》讲述了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英格伯格·巴赫曼和保罗·策兰是战后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两位诗人。他们识于微时,秘密相恋,以诗竞赛,彼此需要,却无法生活在一起——两人身世背景差别太大,相互施加的伤害也太深。尽管相恋不久旋即分离,但这段关系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彼此的创作,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过对方。在本书中,多次获奖的文学评论家赫尔穆特·伯蒂格引用大量档案和书信材料,结合对两位诗人作品和心理的深刻分析,首次以完整的时间顺序回溯了这个直到策兰去世后仍然尘封的爱情故事。书中附有多幅珍贵照片。


活动详情 

读书沙龙:赫尔穆特·伯蒂格
《我们互诉黑暗之语》


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合作伙伴: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3年12月1日(周五)19:00 – 20:30
嘉宾:丁君君(北京),胡桑(上海),李双志(上海),周瓒(北京)
语言:中文
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318号华设大厦101室)
本次活动将在视频号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直播。


本书作者 

赫尔穆特·伯蒂格,生于 1956 年,是德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在完成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担任《法兰克福汇报》等报刊的文学编辑。自 2002 年起,他以自由撰稿人和评论家的身份居住在柏林,并出版了《乌托邦之后:当代德语文学史》 (2004) 和《海边的策兰》(2006)。他曾担任展览“双重生活:战后德国文学场景”(2009 )的策展人,并撰写了相关书籍。1996 年,他获得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论文写作奖,2012 年获得阿尔弗雷德·科尔文学评论家奖。他的著作《四七社》(本书在歌德学院翻译资助计划的支持下于2017年在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获得了 2013 年莱比锡图书博览会奖。


嘉宾介绍 

丁君君,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文学教研室主任,《德语人文研究》责编。主要研究领域为19世纪德语文学、恶的美学、文化学理论。发表论文十余篇,翻译《德米安》、《孔雀岛》、《真实感知的时刻》等作品,著有《德语文学简史》(第一作者),主持教育部项目《19世纪德语叙事文学中的道德与社会》。

胡桑,诗人、译者、学者。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著有诗集《时间标志》《赋形者》《亲自生活》、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评论集《隔渊望着人们》《始于一次分神》,另译有奥登、洛威尔、辛波斯卡、米沃什、鲍勃·迪伦等诗人作品。现执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李双志,复旦大学德文系教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德语现当代文学,德国现代美学思潮与中德文学关系。著有《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流离失所者的美学抗争》,并译有诗集《所有的桥都孤独》《风景中的少年》,小说《比利时的哀愁》《荒原狼》《我们互诉黑暗之语》等。

周瓒,诗人、译者、戏剧工作者。出版有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论著《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译诗集《吃火》及译著《诗人的成年》等。周瓒曾与曹克非创办瓢虫剧社。2007年加入北京帐篷戏剧小组,现为北京流火帐篷剧社成员,编剧的帐篷剧场作品《赛博格·堂吉诃德》曾在北京公演,并受邀参加2014年丹麦哥本哈根戏剧节。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歌德学院翻译资助计划

为促进当代德语文献在非德语世界的传播,歌德学院翻译资助计划对德语图书在国外的出版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09年起,歌德学院中国在总部的翻译资助计划下补充了一个全新资助计划。这一计划迄今资助了一百二十余本德语著作在中国的出版。系列活动“读书沙龙”旨在在已出版的翻译资助计划资助书目中选择一些图书进行讨论和介绍。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