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林與香港之間:新生代的德國電影把眼光放遠,眺望全世界。
作者: 菲力普·布呂勒
說不定,這是對在香港舉行的人權抗議最真誠的一瞥:安珂從一間旅館的窗戶向下凝望,馬路上有群眾在走動,他們訴求的呼聲傳進她的耳朵,有如模糊的喃喃自語,她其實心不在焉。已經退休的她,從黑森林來到這座抗議聲四起的大都會,想要探望她的兒子。兒子有自己的煩惱待解決,不願意和她見面。她在與當地人聊過之後,突然對這個地方萌生出一種心靈上的連結,同時把自己的思念解讀為一種更為巨大的人性貪婪。至少我們可以這樣看待約納斯・巴克(Jonas Bak,德國導演)寫的第一個劇本,《木頭與水》(暫譯,Wood and Water),導演在戲中與他的母親分飾男女主角。他是劇中那個不見人影、讓母親痛苦的兒子,他並且也知道如何在鏡頭的協助之下,以感人的畫面觸碰這層痛苦。
跨越邊境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上,同時存在著距離與親近,是今年柏林影展諸多議題中的一個,「德國電影視角」,提出了一個大哉問:到底甚麼才是德國電影?《農場深陷火海》(暫譯,
When a Farm Goes A flame)一片中,吉德—湯姆・阿金萊米努(Jide Tom Akinleminu,丹麥導演暨編劇)紀錄了一個扣人心弦的丹麥、尼日的愛情故事,亦即他父母親的故事。這位電影工作者在父母雙方所屬的國家中長大,但在德國受的教育。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亞娜・鄔格珂赫里德(Yana Ugrekhelidze)身上,她在她執導的紀錄片《生存說明》(暫譯,
Instructions for Surviva)中,闡述了故鄉喬治亞跨性別人士的處境。
沒有救贖
米亞--瑪莉埃爾・麥雅(Mia Maariel Meyer)執導的劇情片《秧苗》(暫譯,
Die Saat),探討一個名叫資本主義引起的全球性問題,這部電影有著濃厚的德國味兒。一位鋪磁磚工人心懷壯志,但過著很不穩定的家庭生活,因此不得不放棄了往上爬的夢想。著名的演員漢諾・科夫勒(Hanno Koffler )忠實的詮釋了一個肯・洛區(Ken Loach, 英國獨立電影導演,關注低下階層生活、勞工權益,並宣揚社會主義理念)風格的情節,洛區所有的影視作品到最後一切皆成夢幻泡影。《耶穌基督埃貢》(暫譯,
Jesus Egon Christus)這部電影更讓人動容,一部關於福音教派監督管理的戒毒診所的劇情片。之所以能以近似紀錄片的方式呈現,要歸功於經過嚴格選角的業餘演員的表現,在這樣的場景中活動,他們不但不顯生澀,還如魚得水– 看得出來,互為兄弟的兩位導演大衛、沙夏・瓦伊達(David、Saša Vajda)畢業於哲學系。顯然被這個角色感動的保羅・阿朗布拉(Paul Arámbula)完美詮釋了迷失於信仰、名叫埃貢的精神病怪胎。難道他只是挑選錯誤下,用來實驗可能的解決辦法的病人嗎?一部富挑戰精神、令人震懾,關於心靈痛苦、將宗教視為替代毒品,以及永無休止尋求救贖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