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博伊斯的藝術
如製作雕塑般來形塑社會

約瑟夫・博伊斯挑戰界線 – 如同此處,一九七二年他參加抗議自己的藝術學校的活動 – 因此影響了他之後的幾個藝術家世代。
約瑟夫・博伊斯挑戰界線 – 如同此處,一九七二年他參加抗議自己的藝術學校的活動 – 因此影響了他之後的幾個藝術家世代。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Bernd Müller

約瑟夫・博伊斯是畫家、雕刻家、行為藝術家與裝置藝術家,老師、從政人員,也是積極分子 – 以及二十世紀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如何於當今之世繼續發揮作用。

作者: 佩特拉・荀荷芙

他挑戰界線,其中有些令人感到痛苦。應該要讓人感到痛苦的。即使你從未看過博伊斯的作品,大概也聽過他那句被引用過許多次,同時也經常被誤解的句子:「人人都是藝術家。」他說的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畫家、建築師或者作曲家;而是,每種人類的活動都有資格稱作藝術。博伊斯從這個觀點出發,徹底改變了藝術的本質、物質性、界線以及任務,至今影響未見衰減。

約瑟夫・博伊斯公認是一個具有非凡魅力的人,由於他樂意提供媒體訊息,包括進行藝術行動時所展現出甚至有損身體健康的冷酷無情,他對年輕的藝術家展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杜賽道夫藝術學院擔任教授時教過的學生,名單有若一張德國早期藝術界的名人錄:Klaus Wolf Knoebel(藝名:Imi Knoebel,1940年生,德國極簡主義畫家、雕刻家)、Rainer Giese(藝名:Imi Giese,1942-1974,德國極簡主義畫家、雕刻家)、Blinky Palermo(本名:Peter Heisterkamp,1943-1977,德國畫家、生態與物體藝術家)、Norbert Tadeusz(1940-2011,德國畫家)、Anatol Herzfeld(本名:Karl-Heinz Herzfeld,1931-2019,德國雕刻家)、Bazon Brock(本名:Jürgen Johannes Hermann Brock,激浪派運動代表人物,現為伍珀塔爾大學榮譽教授)、Chris Reinecke(本名:Christliebe Reinecke,1936年生,德國藝術家)、Katharina Sievering(1941年生,德國攝影家)、Erinna König(1947年生,德國畫家)、Reiner Ruthenbeck(1937-2016,德國雕刻家、觀念藝術家)、Johannes Stüttgen(1945年生,德國藝術家、作家)  -- 他們都坐在博伊斯講授大型雕刻的十九號教室裡。博伊斯的弟子中,至今仍在全球享有高知名度的,是約克・尹蒙多弗(Jörg Immendorff,1945-2007),這位二零零七年過世的畫家、雕刻家以及藝術教授,一九六四年時曾經上過博伊斯的課。十多年之後,尹蒙多弗弄明白了他與一九八六年去世的博伊斯之間的關係,博伊斯就是那個鼓勵他在繪畫時運用嶄新的題目與形式的人。

約瑟夫・博伊斯(右)現身杜賽道夫藝術學院:一九七一年十月十五日,約三十位大學生與他一起占領了秘書室,要求與國科部部長Johannes Rau針對學院引發爭議的錄取過程展開對話。
約瑟夫・博伊斯(右)現身杜賽道夫藝術學院:一九七一年十月十五日,約三十位大學生與他一起占領了秘書室,要求與國科部部長Johannes Rau針對學院引發爭議的錄取過程展開對話。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 / Wilhelm Leuschner

斧鑿這個社會

內容方面,博伊斯呼籲對社會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他與同時代的藝術家不一樣,他將藝術與社會串連起來,再把藝術和政治、科學、哲學以及經濟連結在一起。社會雕塑理論就是他的出發點,此外,他在一九八二年的卡賽爾文獻展(documenta,每五年舉辦一次,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並稱世界三大藝術展)上,端出了他題為「七千棵橡樹 – 以市政當局取代市政當局」(7000 Eichen – Stadtverwaldung statt Stadtverwaltung)的社會生態作品:博伊斯和許多位志願工作者在五年中陸續種下了七千棵樹,每棵樹都安上一顆玄武岩石頭,分別栽種在卡賽爾不同的地方。這項一開始備受爭議的計畫,現在已成為卡賽爾城市景觀中令人難忘的一個部分。

「七千棵橡樹」:約瑟夫・博伊斯於第三屆卡賽爾文獻展上進行的行為藝術,至今仍是卡賽爾的城市標的 – 三十年後,有人正在有博伊斯栽種的樹木的大道上散步,攝於二零一二年。
「七千棵橡樹」:約瑟夫・博伊斯於第三屆卡賽爾文獻展上進行的行為藝術,至今仍是卡賽爾的城市標的 – 三十年後,有人正在有博伊斯栽種的樹木的大道上散步,攝於二零一二年。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 / dpa / Uwe Zucchi
這位藝術家稱自己的行動為社會雕塑,不侷限於一個已經完成的作品,而是將人們富有創意的想法與行為列入其中。他用這個概念為今日主要的藝術理解打下基礎,從此,藝術不再只是工作坊內的產物,藝術也可以直接在社會熱點(問題社區)上演:藝術家通過參與的方式,改善弱勢族群的生活。「像製作一件雕塑品似的整頓社會秩序,是我的、也是藝術的任務」,這句話應該是博伊斯說的。
 
「社會雕塑這個理念,雖然我並不欣賞這個詞,也許是博伊斯留給我們的最豐厚的藝術遺產」,哲學家暨行為藝術家菲利浦・盧赫(Philipp Ruch)說。他是政治美感中心(Zentrum für Politische Schönheit,ZPS)的負責人,該中心由行為藝術家與創意工作者組成,自二零零九年起,每每因為挑釁意味濃厚的藝術節目而在德國造成轟動。「行為藝術家斧鑿的,不是石頭,而是這個社會本身。所運用的素材,是政治的真實情境,而非一般的材料。」
菲利浦・盧赫,政治美感中心藝術家團體的負責人,攝於二零一八年柏林。
菲利浦・盧赫,政治美感中心藝術家團體的負責人,攝於二零一八年柏林。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 / ZUMAPRESS.com / Sachelle Babbar

製造精神亂以便闡明

因此,博伊斯也是想要理解克里斯多夫・史林恩斯弗(Christoph Schlingensief,1960-2010,)作品的關鍵人物,這位二零一零年過世的德國舞台劇、電影導演,作家以及行為藝術家毫不諱言他對博伊斯崇敬有加。史林恩斯弗充滿社會批判的作品,例如「外國人滾出去!史林恩斯弗的貨櫃」( Ausländer raus! Schlingensiefs Containe),這個二零二零年於維也納文化節(Wiener Festwochen)推出的藝術與電影節目,很明顯的就是在模仿博伊斯。這個行動的概念取材自電視節目「老大哥」(Big Brother):申請庇護的難民擠在一個貨櫃裡,透過每日公開投票的方式,決定誰可以走出貨櫃 – 如此可被奧地利驅逐出境並且獲釋。

克里斯多夫・史林恩斯弗於二零二零年舉行的維也納文化節期間,站在他的貨櫃前:根據電視節目「老大哥」的概念,十二位自稱申請庇護的難民參加演出並且住在這裡 – 八架攝影機將他們的真實生活在網路上實況轉播,觀眾每天都可以選出兩位參加者將之驅逐出境。
克里斯多夫・史林恩斯弗於二零二零年舉行的維也納文化節期間,站在他的貨櫃前:根據電視節目「老大哥」的概念,十二位自稱申請庇護的難民參加演出並且住在這裡 – 八架攝影機將他們的真實生活在網路上實況轉播,觀眾每天都可以選出兩位參加者將之驅逐出境。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 / IMAGNO / Didi Sattmann
如此一來,史林恩斯弗所從事的雕塑行為藝術,又比他的偶像博伊斯更上一層樓,博伊斯雖然不斷的向藝術界挑釁,而且是從根本上挑戰,但卻沒有以同樣的規模挑戰社會痛苦的極限。「博伊斯在他那個年代,為史林恩斯弗開啟了我們今日稱之為『行動』的大門」,盧赫說。再者,史林恩斯弗對政治美感中心的影響,猶如博伊斯之於他:「過去十二年中,政治美感中心發動了二十多場深入社會的活動。若是少了史林恩斯弗,每一場行動都不可能付諸實踐 – 同樣的,少了博伊斯也辦不到。藝術必須讓人感到痛苦、深受刺激和精神錯亂。史林恩斯弗管它叫:「製造精神錯亂以便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