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開幕! 圖片:Tobias Schrank © Goethe-Institut 第七十一屆的柏林影展沒有鋪上紅地毯 – 但有來自八個國家的十位電影記者仍然很高興,因為他們能在線上挑選影片觀賞。他們在此發表觀看電影時的心得,以及他們如何看待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這一年中舉行的這個電影節。 照片(細節):© Silviu Ghetie / microFilm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線上直播—柏林影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脈動 第一次在網路上進行比賽的柏林影展,主打鮮明的當代影片,與我們當前的處境產生共鳴。 柏林影展 Instagram 現場實況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疫情大流行以及大銀幕之外 朱聲仄執導的《河流,奔跑著,倒映著》於柏林影展論壇上將因疫情大流行而改變的武漢展示出來。 照片(細節):© Manque La Banca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巴里洛切市,山的另一邊 《滑雪》是阿根廷與巴西聯手拍攝的電影,探討某個地區在成為拉丁美洲極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後,該區原住民後代的命運。 照片(細節):© Jeonwonsa Film Co. Production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人生的開端 韓國導演洪秀常以第25部作品劇情片《介紹》角逐第七十一屆柏林影展競賽。這部片是在柏林所拍攝,是這位電影工作者的第六部黑白影片。 照片(細節):© Filmstill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公民參與並非風格」 出身義大利波隆那,一九八三年次的導演恩里柯・馬西(Enrico Masi), 是非主流電影製作公司Caucaso Factory的創辦人暨會員,入選二零二一年柏林影展人才庫。 照片(細節):© faktura film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一齣關於不屈不撓如吸血鬼的知識分子甜蜜生活的政治喜劇 德國導演朱利安・拉德麥爾推出的《吸血鬼》,堪稱柏林影展的另一顆寶石。 照片(細節):© Christine Fenzl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超然於男性視角之外 幾百年以來,女性被教導成無論舉手或投足,都是為了要吸引男人的目光,而許多電影中都把這種現象演繹了出來。瑪麗亞・施霞德(Maria Schrader)在她風趣又慧黠的電影《我是你的人》中,把這種堪稱「目光掌控」的男性視角特質凸顯了出來。 照片(細節):© kurhaus productions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何處是我家,媽媽? 黑森林與香港之間:新生代的德國電影把眼光放遠,眺望全世界。 照片(細節):© Christine Fenzl 2021 柏林影展部落客 從前......有一個人 從科幻片到歷史劇:規模減小的競賽類使得德國影片多了不可思議的表現空間。 照片(細節):© Silviu Ghetie / microFilm 2021 柏林影展 混亂時節的電影節 三月在網路上舉行專業活動,到了六月則為觀眾舉辦活動 – 今年的柏林影展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必須採取不同於往常的方式。重要的是,儘管困難重重,影展仍照常舉行。 照片(局部):© Alexander Janetzko / 2019 柏林影展 2021 柏林影展 不以性別為區分 關於二零二一年柏林影展打算改變國際評審團決定頒發的表演獎項事宜,堪稱一場小型革命。未來,著名的銀熊獎將不再頒發給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而是用來表彰演技最出色的主角以及配角。 柏林影展 – 歌德學院播客 過去這段時間中,播客受到的歡迎與重視遠遠超過其他的東西。歌德學院和柏林影展趕上這股潮流,架設兩個播客頻道,研究電影製作、電影經濟、電影工作者以及電影本身的相關事務。 柏林影展部落客 2021 Foto: Goethe-Institut 加拿大 尤塔‧布蘭德穆爾(Jutta Brendemühl) 歌德學院多倫多分院企劃策展人、GermanFilm@Canada特邀部落客撰稿人。 Twitter Instagram 照片:私人 德國 菲力普·布呂勒 (Philipp Bühler) 2000年起作為自由影評人對柏林影展進行報導。 陳韻華 中國 陳韻華 電影學者,影評人以及作者,以及Podcast節目Reel Chats的主持人。 Podcast: Reel Chats (Soundcloud) 義大利 露西亞・孔緹(Lucia Conti ) 自由撰稿記者、專為僑居海外的義大利人發行的線上雜誌“II Mitte“發行人。 義大利 埃琳娜・賈貝拉 在羅馬的大學攻讀多媒體設計,並擔任一項視頻—播客—計畫的平面設計師。 照片:私人 巴西 卡蜜拉·龔薩托(Camila Gonzatto) 影視編劇、導演。 韓國 李惠貞(音譯,이혜진/Hyejin Lee) 大學攻讀電影學科,電影研究人員,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國外通訊員,目前在德國巴伯爾斯電影大學(Filmuniversität Babelsberg)就讀。 照片:© 私人 俄羅斯 伊戈爾‧莫斯克維京(Egor Moskvitin) 影評人、"Pilot"電影節總監並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執教。 照片:© 私人 韓國 朴賢真(音譯,박현진/Hyunjin Park) 在韓國專注於視覺文化工作,現於柏林主修東亞藝術史。 照片:© 私人 立陶宛 伊娃·舒克特(Ieva Šukytė) 自由電影記者及藝術史學者,並為線上及實體雜誌撰文。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