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酷兒 | 酷兒觀點 酷兒人生 Rhododentrites, Wikimedia, CC-BY-SA-4.0 世界上的酷兒社團有麼豐富精彩,推動他們的議題就有多麼多元,從各方面反思自己的故事,從多面向觀察今日與明日的酷兒人生。我們收集了一些意見,這些看法多采多姿、個人化、令人驚喜:流暢無阻的酷兒身分批判性速寫。 照片(剪影):© Adobe / Stockwerk-Fotodesign 跨性別 多樣化的性別 二零一九年初以來,德國的人口重要紀錄中有第三種性別可供選擇:其他。 這個選項旨在當父母生下無法清楚區分性別的小孩時,可減輕在為孩子抉擇生活方式時面臨的苦惱。同時顯示出:看起來不一樣也很正常。 圖片(剪影):©NAF 人物專訪之芬德爾·施拉德 「我嘗試過所有可能的身份認同。」 藝術二人組NAF成員之一、來自斯圖加特的音效師、演奏者兼音樂人芬德爾·施拉德(Fender Schrade)撼動了社會對於性別的理解。這是一場音樂場景中關於跨性別存在的對話,也闡述了為何女性主義是一切的根源。 照片:Doris Leymann © Archiv Dachverband Lesben und Alter 當酷兒年老 我們只有在欣賞我們漂亮的鞋子時,才會低下頭去 酷兒如何面對年老?傘狀組織(相關特定行業機構組成的協會,合作協調舉辦活動或匯集資源)的Sabine Arnolds描寫女同志以及年老,為何驕傲遊行不容年長的酷兒缺席,以及我們如何互相尊重。 圖片(局部):© 詹諾斯·埃肯斯(János Erkens)/ 菲力克斯·施密特(Felix Schmitt) 男性氣質 男人什麼時候才是一個男人? 今天,男人有著什麼含義?我們詢問了幾位在德國生活的人對男性氣質的理解。 照片(細節):STR © picture alliance/NurPhoto 暗地裡的享受 「歐洲歌唱大賽」堪稱男同志的心靈輔導 大陣仗、奇裝異服以及引人矚目的場面:每個世代的男同志都在「歐洲歌唱大賽」重新為自己找到快樂之道。Peter Rehberg敘述他的童年。 照片(剪輯): Brettschneider © picture alliance 酷兒的藝術形式書寫 關於我深為男同性戀感受的筆記 「在我學會品味藝術之前,我就已經是同志了。」William Johnson與我們分享他成為作家的心路歷程。他住在布魯克林,發行一本酷兒書寫的文學雜誌。 © Alex Alvina Chamberland 藝術家亞歷克斯·阿爾維納·錢伯蘭訪談 停止排斥,包容相待 亞歷克斯·阿爾維納·錢伯蘭(Alex Alvina Chamberland)是一位表演藝術家兼作家,他和我們分享了跨性別身份、跨性別女性對男性的吸引力、性別研究以及酷兒聯盟話題。 照片(細節):Courtesy of Tut Shoots © TutShoots 華盛頓特區女同志大遊行 「女同志大遊行是一段歷史」 二零一九年,為抗議同志驕傲遊行商業化,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女同志大遊行有了嶄新的開始,距離第一次舉行女同志大遊行,如今已過了二十多個年頭,再度針對酷兒事件發表政治看法的時機顯然已經來到。 照片(剪輯): © Alex Alí Méndez Díaz 支持同性婚姻 同婚合法化! 「直至我們只能孤獨的坐在某個戰壕裡,頑強反抗為止」:Alex Alí Méndez Díaz描述墨西哥為爭取同性婚姻而走上的一條特殊路徑。 回到 「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首頁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