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捷徑:

直接前往內容(Alt 1) 直接前往總目錄(Alt 2)

城市面貌 哥廷根
富有發明家精神的知識之城

大學生活塑造了整座城市的氛圍:四分之一的哥廷根居民在大學就讀。
大學生活塑造了整座城市的氛圍:四分之一的哥廷根居民在大學就讀。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Swen Pförtner

火車站下車處的牌子上寫著「創造知識的城市」,很直接地用這句話來歡迎新來者以及老哥廷根。沒有那句話比這個更適合的了:為這座城市的生活與節奏定調的,就是哥廷根大學。我們的作者史蒂芬・楷特帶我們走過充滿大學生自由精神、孜孜不倦地研究工作以及政治抗爭的地方。

作者: 史帝芬・楷特

知識之城的發明家精神

哥廷根城內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裡古老的大禮堂。 哥廷根城內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裡古老的大禮堂。 | 照片(細節):© Adobe 機智問答:再生紙、可待因、避雷針以及可食用的薯條碗之間有甚麼共通點?答對了:它們都來自下薩克森州南方的哥廷根。許多項發明以及知識上的成就,是這所大學非常引以為傲的地方,有超過四十位的諾貝爾獎得主終其一生,或者有一段時間,是在哥廷根度過的,其中又有十四位得主是因為他們在哥廷根停留期間的研究成績而獲得這項殊榮。其實,哥廷根的知識分子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前,就已經享有盛名了: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有「鐵血宰相」之稱)、格林兄弟(《格林童話》)、卡爾—弗里德里西・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1777-1855,有「數學王子」美譽),以及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1918年因發現能量量子獲諾貝爾物理獎),都曾經在這裡生活、工作以及潛心研究。在哥廷根想要迴避這所大學根本就不可能:這座城市每四位居民中,就有一位在大學讀書,而哥廷根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ät )還是本城的第二大雇主。自從一七三七年創校以來,大學裡的建築物就為這座城市建立起發思古之幽情的景觀,至於這座城市的氣氛以及文化生活,則由大學生們來定調。研究與發明早就不僅侷限在大學內進行了:哥廷根另外還有兩間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名下的諸多研究院也在此落戶,弗朗侯弗—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以及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也在這裡設置了分支機構。

親吻「少女與鵝」雕像

雖然早就禁止了:凡是在哥廷根獲得博士學位的人,若是沒有在「少女與鵝」的雕像上留下一個吻印,並且放一束花在她的手上的話,是不可以離開這座城市的。 雖然早就禁止了:凡是在哥廷根獲得博士學位的人,若是沒有在「少女與鵝」的雕像上留下一個吻印,並且放一束花在她的手上的話,是不可以離開這座城市的。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Christian Ender 舊市政廳前的廣場可說是舊城區的中心,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碰面地點。但人們既不約著在「舊市政廳」碰頭,也不會約在「市集上」見面 – 而是從以前到現在都在「少女與鵝」--噴泉前會面。從前,大學新鮮人根據傳統,紛紛爬進噴泉,然後親吻「少女與鵝」雕像;到了今天,則是那些順利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的博士候選人,偕其親朋好友來到「少女與鵝」朝聖,放一束花到少女的手中,並且親吻她的臉頰。這個習俗於一九二六年變調為大批人群聚集,於是,警方針對爬進噴泉以及親吻的舉動祭出罰則。雖然沒甚麼人把這個禁令當一回事,卻也明文禁止至二零零一年 – 此後又允許親吻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少女與鵝」雕像並非原件,複製品是一九九零年根據原件打造而成的,從此以後,原件便收藏在哥廷根城市博物館內。

哥廷根七君子

二零一七年四月一日於哥廷根威廉廣場上舉行的抗議所謂的圖林根—下薩克森州之友(Thügida,極右派協會)的示威遊行。 二零一七年四月一日於哥廷根威廉廣場上舉行的抗議所謂的圖林根—下薩克森州之友(Thügida,極右派協會)的示威遊行。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dpa/Swen Pförtner 從政治上看來,哥廷根向來就是一個有趣的地方,早在一八三七年,「哥廷根七君子」(Göttinger Sieben)就起而抗議廢除一八三三年漢諾威國王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Ernst August I.,1771-1851) 引進的自由憲法,這七位教授立刻被解雇,其中有三位甚至被驅逐出境,包括因為編纂童話故事書而名聞世界的格林兄弟。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上有一座紀念這段時光的紀念碑,以漢諾威火車站站前廣場上的恩斯特・奧古斯特的紀念碑,一座以騎馬英姿向這位國王致敬的雕像為原型,屹立於哥廷根的雕像與此相彷,只是沒有騎士、也沒有馬 – 一個空空的基座。漢諾威的雕像上鐫刻著:「向國王致敬/他忠誠的子民」,刻在哥廷根的這座紀念碑上的文字為:「哥廷根七君子向國王致敬」。除此之外,還有一座鈞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哈特・史泰德(Gerhard Steidl,1950年生,德國出版人)捐贈的雕塑,安置於大學的校園內。一九八零年代的哥廷根被視為德國左翼自治區的據點,這不僅促使警方以及憲法保衛團體展開行動,而是也使得這個地區同樣堅定的右派採取行動,經常導致激烈衝突。  直至今日,左翼在這座城市仍舊十分活躍,極端右派的團體至今也依然定期舉行示威遊行 – 並且正面槓上反對他們訴求的示威遊行。這些政治行動或許是某些居民的眼中釘,卻也造就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附帶一提,即使一九八零年代達至全盛的占屋時期(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並無法律認定擁有或租用權的情況下,占用閒置或廢棄空間及建物)早已成為過去,在哥廷根總還能找到幾間被占領的房屋。

跟著學期節拍慶祝

哥廷根的脈搏根據學期的節拍而跳動,這種景象在入夜之後尤其明顯;夜幕下的市集廣場與舊市政廳。 哥廷根的脈搏根據學期的節拍而跳動,這種景象在入夜之後尤其明顯;夜幕下的市集廣場與舊市政廳。 | 照片(細節):©picture alliance/imageBROKER/Ernst Wrba 哥廷根的脈搏根據學期的節拍而跳動,這種景象在入夜之後尤其明顯。安靜的寒暑假期間,如詩如畫的舊市區完全處於歇業狀態。每年至少有兩個星期,到了學期開始舉行迎新會的那兩星期中,這個地方會變身為獨一無二的慶祝場所。經濟系在演講廳大樓舉行的派對 – 被推選為北德地區規模最大的學生派對。在接下來長達幾個月之久的學期之中,一間又一間小型酒吧與酒館裡擠滿了人,不管有多擠,你仍舊可以在Vino酒館開心地與友儕討論事情,或者盡情舞動你靈活的雙腿。譬如,柏納城區(Börnerviertel)那間位置稍微隱蔽了些的Dots咖啡館裡有現場演奏的音樂,到了夏天就擴大為露天舞台。此外,根據傳統,每星期三是小麥啤酒日,這天造訪Thanners餐館已成了傳統,到了夏天的晚上,就轉往鄰近的威廉廣場飲酒作樂。忽然覺得肚子餓的人,建議去Europic披薩店買一份捲餅,或者在Efes點一份更具傳奇色彩的麵餅夾土耳其烤肉(沙威瑪) – 這種小吃店不僅提供媲美米其林星加持的美味,而且還整日營業。夜貓子請注意這則重要訊息:千萬別忘了在Déjà vu餐廳,簡稱Deja, 點一杯幫助消化的睡前烈酒;在這家餐廳營業至清晨,無論何時上門總有辦法弄到一杯。

植物園內的琴酒

離市區不遠的礫石湖是很受歡迎的郊遊地點。 離市區不遠的礫石湖是很受歡迎的郊遊地點。 | 照片(細節):© Adobe 隔天早晨沿著圍牆散步,有助於消除宿醉,這是一塊環繞整座內城,始建於中世紀,立於一座古老的高聳要塞之上的綠地。想要探索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就得從這裡開始:沿途行經過德意志劇院、市立體育館、切藤罕姆公園(Cheltenham Park)、鞣革磨坊、葛羅納大門(Groner),也會經過植物園。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擁有數間年代久遠溫室的植物園,堪稱城裡最美麗也最寧靜的所在,植物園位於尼古拉山小徑(Nikolausberger Weg)上的圍牆以及土堤的中間,你得找一下,才找得到入口 – 這麼做值回票價。因為造訪這裡的一個絕佳理由,是可以品嘗從這座植物園中的藥草提煉釀製的哥廷根琴酒,保證原廠釀造。想在城外悠哉度過一天的人,最好往南走:哥廷根石礫湖是極受歡迎,而且佔盡地利之便的郊遊盛地。你在這裡可以徜徉於大自然之中,同時活動筋骨,乘坐划艇或者腳踏船一探湖水的深淺 – 不然,裹條毯子舒舒服服地待在岸上也很好。

哥廷根的韓德爾復興運動

二零一九年韓德爾音樂節,韓德爾歌劇《羅德利哥》中的一幕。 二零一九年韓德爾音樂節,韓德爾歌劇《羅德利哥》中的一幕。 | 照片(細節):© Alciro Theodoro da Silva / Internationale Händelfestspiele 藝術與文化在這座處處可見大學生的城市裡佔有一席之地,譬如,每年到了五月就會舉行哥廷根韓德爾音樂節。不只因為韓德爾這位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曾經住在這裡,主要是因為他作品的藝術生命,在這裡的舞台上復活了。喬治・弗里德希・韓德爾有整整兩百年的時光為世人所遺忘,直到他的歌劇《羅德琳達》(Rodelinde)於一九二零年登上了哥廷根的舞台,演出盛況空前,以至於接下來又在德國別的城市演了一百多場。今天,韓德爾已經是巴洛克時期,作品最常被搬上舞台音樂家之一。同樣在五月間,也有一些不同於平常的文化活動 – 想當然爾 – 是大學策畫的:各系所的教授們在不同的地方推出音樂節目。「教授唱盤」(Profs@Turntables)發出邀請,請大家從這裡轉往那裡,好好認識這座城市的每一間夜店。ThOP是一間具有獨特魅力的劇院,簡單的說,就是手術室劇院:這個表演團體每年在一間古老、用作展覽的大型手術室裡,為醫學系學生演出至少十二部自己創作的戲劇;手術室劇院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學生劇院。

尼古拉斯節派對上的熱潘趣酒

可以再來「一小口」藍莓酒嗎?八千位賓客在中央演講廳大樓舉行的尼古拉斯節派對上慶祝放映海因茲・呂曼主演的電影「熱潘趣酒」。 可以再來「一小口」藍莓酒嗎?八千位賓客在中央演講廳大樓舉行的尼古拉斯節派對上慶祝放映海因茲・呂曼主演的電影「熱潘趣酒」。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 / United Archives | United Archives/Impress 十二月初,當繽紛多彩的耶誕市集在舊城區開張,便是哥廷根最美好的時節之一。其中最能讓人感到愉悅愜意的,是設在古老的市政廳後方的那幾個攤子,你可以站在鋪著木屑和樹皮的地面,就著小桌,站著喝道地的熱紅酒,或者來一杯差不多已染上傳奇色彩的櫻桃蘭姆酒。有些已經搬離的哥廷根人,從德國各個角落而來,他們之所以停留幾天,就是為了這杯櫻桃蘭姆酒。接下來,當然不能不提在中央演講廳大樓舉行的尼古拉斯節(十二月六日)派對,尼古拉斯節前後的某個星期六,大學裡的中央演講廳大樓內進行著一場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每年到了這天晚上,開始放映海因茲・呂曼(Heinz Rühmann,1902-1994,德國演員、導演暨歌手)擔任男主角的經典電影,也是最能呼應現場氣氛的「熱潘趣酒」(Feuerzangenbowle)時,大約有八千人在場。請注意:這裡的電影院是互動的,包括共同製作道具,尤其是煙火、搖鈴,以及用試管釀烈酒。第一次參加的人,很快就能進入情況,掌握何時、何處、需要甚麼的要領:當銀幕上正在演化學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只分到「一小口」藍莓酒的當下,觀眾們也互相碰杯。在接下來的派對上,甚至有哥廷根管絃樂團為大家演奏《拉德茲基進行曲》(老約翰史特勞斯的作品),或者康康舞曲。耶誕節前無法來哥廷根的人,可以在網路上藉由一張特別設計的降臨節日曆,消磨這段好時光:每天在這裡介紹自己動手做的物理實驗,套句老話:耶誕節來臨之前,還有二十四個實驗要做。

散步到星球上

把宇宙召喚來的哥廷根城內的星球小徑。 把宇宙召喚來的哥廷根城內的星球小徑。 | 照片(細節):© picture alliance/Kurt Amthor/imageBROKER 在哥廷根真的可以摘到星星 – 不過你最好白天來。出了火車站後往城區的方向直走,星球小徑就在馬路的另一端。這裡的太陽系八大行星,是依照精準比例製作而成的仿青銅,雖然地球只有六點五釐米大,太陽總還有個七十公分。星球小徑上,一公里長等於宇宙空間中的二十億公里:始於太陽坐落的歌德大道(Goetheallee)、Untere-Masch街交會的角落,若想繞行一周,建議你走到有土星坐落的劇院廣場,過了圍牆之後繼續向前,一直走到海王星所在的俾斯麥塔(Bismarckturm)為止。至於冥王星,剛好就在馬克思・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太陽系研究所的旁邊,矮行星則在距離歌德大道上太陽系中心整整六公里遠的地方。 

秋天的文學活動

歌手Achim Reichel於二零二零年的「文學秋季」上表演。 歌手Achim Reichel於二零二零年的「文學秋季」上表演。 | 照片(細節):© Göttinger Literaturherbst 一九九二年,馬克斯・勾爾特(Max Goldt)、陶瑞絲・朵利(Doris Dörrie)兩位作家來到哥廷根,參加第一屆「文學秋季」時,是否預測到了,他們這場活動是持續了十年之久的文學嘉年華的起跑點?那時這個活動仍是以德國作家為主的朗讀會,到了第二年,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加入。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文學秋季」正式成為一場為期十天的嘉年華,二零一九年時吸引了將近兩萬位訪客。作者親自朗讀 – 從小說類到非文學類 – 分別在哥廷根有歷史淵源的地方進行,並且伴有表演、音樂或者中間裝置藝術。二零零七年至今,這個文學嘉年華又增加了一個科學系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與哥廷根「文學秋季」連手,頒發科學傳播獎章給那些喜歡在公共場所傳遞知識的科學家。

猜猜看寫了甚麼?

每天晚上打出一道雷射光束用以紀念高斯—韋伯—電報機,史上第一個電磁指針式電報機的進程 – 同時傳送一則秘密的訊息。 每天晚上打出一道雷射光束用以紀念高斯—韋伯—電報機,史上第一個電磁指針式電報機的進程 – 同時傳送一則秘密的訊息。 | 照片(細節):© Wolfgang Beisert 夜空那道綠色的雷射光束,想必引起很多哥廷根居民以及外來訪客的注意,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其背後的原因:每個月都會經由這道雷射光束發送一則秘密訊息。雷射光束是用來紀念高斯—韋伯—電報機:一八三三年,卡爾・弗里德里西・高斯、威廉・韋柏(Wilhelm Webe,1804-1891,德國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磁通量「韋伯」(wb)的名祖),合作發明了史上第一個電磁數據機,並成功的通過銅線傳送出一則訊息。直至今日,傳真和簡訊的內容之所以能傳輸,包括GPS定位,都是以這個技術為基礎發展出來的。這道雷射光束由古老的天文台發射,穿過城市抵達約翰尼斯教堂(Johanniskirche),每天晚上,等到太陽下山了,它就會出現兩小時。每個月都會用高斯—韋伯—密碼(摩斯密碼的前身)寫一則新訊息。想猜出這則天空訊息在說甚麼的人,可以在網路上查這個密碼的相關資訊,而且還會找到上個月的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