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職業訓練
明日的永續發展大師
弗雷德里克.布蘭納(Frederik Breiner)| Wallice:可以呼吸的燈光:活性碳絲電燈與空氣加濕器結合|版權:弗雷德里克.布蘭納(Frederik Breiner) | © Frederik Breiner
從生態學先驅開始發展到新型永續發展商務策略:德國大學日益將具備責任感的行動變成關注焦點。
一直到二零一六年九月,柏林的包浩斯設計博物館展示了哈勒藝術與設計學院(Burg Giebichenstein)織品系畢業生一場有趣的時裝展。時尚歷史的未來與過去在那裏並列,創新與傳統在服裝和質料裡交織。新式、智能的技術,像是3D列印、高級加工木纖維,或是學院工作坊回收的塑料與世界各地傳統的剪裁技巧相互結合。好看、充滿實驗性,並具備未來趨向——這也是一個可以看到目前德國時裝學院在永續發展這一塊教學領域上,達到什麼程度的良好例子。
不只是在哈勒藝術與設計學院,在其他規模較大的時裝與設計學院,像是柏林藝術設計大學(Kunsthochschule Weißensee)、漢堡應用科技大學(HAW),或是像位於克雷費爾德(Krefeld)的下萊茵應用科技大學(HS Niederrhein)等傳統的織品學院也都發生了改變。特別是那些傳統的大學認為,不僅僅只有關心生態的小眾才會重視永續發展的設計,這個趨勢也逐漸地到達了高時尚領域。
例如在柏林私立服裝設計學院Esmod裡教授碩士學程「時尚永續發展」的弗里德里克.馮.威德爾.派蘿(Friederike von Wedel-Parlow)教授,便是一個負責高時尚領域的例子。她曾在拜師於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門下,擔任她的助理,並在之後創立自己的品牌「Von Wedel & Tiedeken」,其大獲好評的服裝作品不僅前衛,同時又實穿。
在她新身分—大學老師的眼中,這個社會已經來到了一個若缺乏永續發展過程,就無法繼續下去的時代,如同她說道:「而且不只是從時尚世界的核心出發,而是因為顧客越來越要求這個層面。」顧客,或是說得更廣泛一點,人們想要的東西對於像她負責的新科系而言,在其他層面上也是很有趣。
透過好的設計減少消費
因為在服裝設計學院Esmod除了教導新科技和創新之外,弗里德里克.馮.威德爾.派蘿在教學中更進一步:「我們也必須要設計出創造滿足感的產品。這表示必須更多、並更早將使用者考慮到創意過程之中。因為只有真正適合使用者的衣服才能減少消費,而非不斷將消費升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符合永續發展的策略之一。」
然而在她的大學裡也有未來在速食時尚企業工作的學生,因為在Esmod裡也教導如何將永續發展與最新的市場和商業策略結合:「如果將學到的知識可以讓大企業裡產生改變,我們一定沒有反對的意思。」
成功模式:永續發展
成立科隆Ecosign設計學院的卡琳–西蒙娜.福克斯(Karin-Simone Fuhs)教授也有相同的見解,因為改變和負責感並不只是她工作的兩大重點,而且更是她課程表的重要方針。和其他將現有課程擴充增加永續發展與生態領域的德國大學不同,福克斯女士的Ecosign設計學院在一九九四年成立時,便是一間純粹鍛造永續發展的學院。這個點子是起源於在她一九八零年代念完設計之後,當時設計被降低成單純的促銷手法,和社會責任一點關係都沒有,她這麼說道。
她念書時還沒有將好設計和生態學互相結合的可能性。雖然在六零年代時,德國已經有致力於探討生態設計可能性,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但很久以來他們的方法卻沒有被凝聚在設計師培訓中。
把人變成課程表的一部分
而今日的狀況完全不同,這也是因為有像卡琳–西蒙娜.福克斯這種堅持並致力於這個信念的老師,相信好的設計和永續發展能夠互利共生。僅僅在Ecosign設計學院,平均就有一共有兩百三十名年輕學生,在八學期的時間裡就讀以永續發展為基礎的設計、攝影或是插畫課程。除了設計之外同時也將環境擺在中心—這個在過去被一些人認為難以理解的原則,在今日也常常已經是其他大學的標準。對福克斯教授而言,不僅僅是能再次被利用的資源,同時人類以及其社會和文化需求也屬於環境的一部分,都包含課程之中。而這也包括在Ecosign設計學院念書,能夠自由發展的學生。他們並不會被束縛於選課的重點,而是能夠在學習的歷程中找出自己的強項。
因為如果不是在大學,那麼在哪裡學生才有辦法自由發揮。這種設計自由可以被看作為任何創新的基礎,在時裝和永續發展等領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