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
在數位世界的邊緣
在申請書上簽名、預訂游泳池入場券、在家自學:今日許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已經數位化,無法上網,或者不精通上網技能的人,極有可能被排擠到社會的邊緣。
德國的火車有很長一段時間堪稱數位時代流落海外的孤兒,乘客們若是想打電話,要在鐵路附近有手機基地台的地方才行得通,上網就更不要提了。直到施加了政治壓力,火車才架設了無線區域網路,至少現在高速列車上有了聊堪一用的網路。雖然這個工業大國在這方面急起直追,但論及數位化,德國有些方面仍然處於開發中國家的狀態:沒有全國普及的光纖網路,鄉村地區尤其缺乏快速的網路連結。
儘管如此,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的資料,二零一九年,德國人中從未使用過網路的,只占百分之五,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至少每周上網一次;其他幾個歐盟會員國的情況顯然更糟。歐盟會員國中敬陪末座的保加利亞,幾乎每四位國民中,就有一人沒有網路可使用。即使在高度開發的義大利,接受問卷調查的人中,表示自己從未使用過網路的,就占了百分之十七。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恰恰相反,各地差不多已全面數位化。
年長和教育程度較低的人被邊緣化了
與其他歐盟會員國相比,雖然德國高居網路使用率排行榜上的第三名,但政治上對於數位化的看法莫衷一是卻令人憂心忡忡。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部長彼得・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警告,若要數位化產生正面效應,「除非所有社會團體都接受這種改變」,儘管接受度愈來愈見成長,正面效應卻並未因而出現。一項針對 D21倡議(數位社會網路)二零一九年數位經濟與社會指數(Digitalindex 2019),以兩萬兩千的家庭為對象而進行的調查顯示,幾乎每五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屬於「數位化的邊緣人」。這個族群的平均年齡剛好是七十,其中大部分人擁有簡單的手機,或者非常有選擇性的使用網路,譬如搜尋資料或訊息服務之類。他們表示,卻乏興趣、網路很複雜以及效益很小,是他們不常使用網路的主要原因。這個比例近來雖然有些減少,但根據該專案的推測,這個族群所抱持的懷疑態度有增無減。
相形之下,民眾們都明瞭,與數位時代接軌對他們個人求發展有多重要。接受問卷調查的人中,有百分四十三的人表示,新科技已經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流程。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人認為,終生學習將是他們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有百分四十的人覺得專業訓練較少的員工是一種負擔。這個通常收入也較少的族群,是年紀較長者之外,「被邊緣化」最嚴重的一個族群。當教育程度較高者中有百分之九十七的人經常使用網路之時,受正規教育較少的人中僅三分之二經常上網。受過較少正規教育的人在許多管轄領域往往遇到阻礙,經常很明顯地落人於後 – 例如安裝應用程式和執行程式更新,操作數據保護裝置,辨識廣告方面,或者區分可靠與不可靠訊息之異同。
希望有更好的數位教育
對於那些在數位方面處於劣勢的人而言,所導致的後果相當驚人:不上網的人能參與的社會生活十分有限。愈來愈多的公眾服務僅於線上進行,就是一個例子。因為新冠病毒採取封鎖措施期間,公家機構都關閉了,經常僅能藉上網才連絡得上,二零二零年夏天,大部分的游泳池入場券只能透過網路登記;就連找工作也愈來愈常在網路上進行,因為新冠病毒危機,以網路為基礎的居家辦公終於突破重圍,進入日常生活中。
這也使得大家注意到凱捷管理顧問公司(Capgemini)的克勞蒂亞・柯魯梅內爾(Claudia Crummenerl)所進行的一項非典型的研究,研究四個歐洲國家、美國以及印度的情況。「我們在這項研究中見到,離線可能意味著孤立、寂寞或者產生有所欠缺的感覺」,柯魯梅內爾說。接受問卷調查的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表示不使用網路,如果他們有網路可用,會讓他們覺得和朋友與家人更加親近。尤其是許多人相信,若會使用網路就可能找到薪水較高的工作,也比較利於繼續進修。「學校關閉以及轉換為線上上課,使得家中沒有網路或者沒有筆記型電腦可用的兒童,陷入更為不利的境地。對兒童來說,參加數位教育尤其重要。」這些結果與德國的數位研究相呼應:特別是也突顯了學校數位教育之不足。每三個德國人中,只有一人相信,學校裡所傳授的能力尚稱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