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柏林影展
不以性別為區分

照片(局部):© Alexander Janetzko / 2019 柏林影展
關於二零二一年柏林影展打算改變國際評審團決定頒發的表演獎項事宜,堪稱一場小型革命。未來,著名的銀熊獎將不再頒發給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而是用來表彰演技最出色的主角以及配角。
作者: 露西亞・康蒂
頒發性別中立獎項的決定,主要是希望加強電視事業關於這個議題的意識,這場慶典的藝術總監卡洛・夏堤安(Carlo Chatrian)、柏林影展主席瑪莉安特・李森貝克(Mariette Rissenbeek)如此解釋。
電影工業從以前到現在都是男性的天下,此乃不爭的事實,然而也有不少女性活躍於這個行業 – 這其實再平常也不過,畢竟女性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柏林的義大利社區也住著許多嘗試往電影事業發展的女性,她們要面對的,不僅是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挑戰,同時也要與因為她們的性別而產生的偏見對抗。
演出機會較少,報酬較低,之所以在這裡,只是為了解決問題。“
蘿貝塔・齊梅拉
齊梅拉在此引述了羅斯多克大學(Universität Rostock)媒體研究所所長 伊莉莎白・普拉莫(Elizabeth Prommer)的研究,根據這項研究,「德國電影與電視行業中的女性製作人獲得的資助較少,預算經常也比男性製作人少,但所獲致的經濟效益卻更勝一籌,至於她們經大眾認可的藝術成就,則與她們的男性同僚不分軒輊。

儘管如此,齊梅拉仍舊樂觀。據她觀察,過去幾年中,積極嘗試消除這種差異的倡議數量急遽增加。她舉二零二零年由國際電影與電視協會的女性舉辦的 卡拉會議(Konferenz Carla)為例,此外,她認為柏林影展在策畫節目時,持續多方關注多樣性是很重要的。
「電影節在積極傳播另類敘事形式方面,一般來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柏林影展在這個領域向來特別重要」,齊梅拉表示。有一種方式比你我所能想像的更受人歡迎:「串流平台如網飛(Netflix)、亞馬遜(Amazon)或者葫蘆(Hulu)視頻網,都已經清楚地證明了,觀眾的文化接受度,遠較我們以為的開放得多。」
雖然取得了相符的成就,但與男性同僚相比,我的處境比較艱難。“
瑪拉・馬緹諾麗

馬緹諾麗和齊梅拉一樣,也代表所有在電影行業工作的女性發言。「這裡說的不僅僅是女性演員與導演,而是也包括在生產製作、發行,或者那些為電影節賣力的女性。也包括那些在布景後方,一步一步使得影片能在戲院上映,從故事草案到上演,或者拍片現場沒有這些人便只好停擺的女性。然而,在舉足輕重的國際頒獎典禮上,卻鮮少有人提到她們的付出。」
我們要努力改善這種現象。
也許柏林影展可以幫我們完成目標。